标签: 写在三十岁

  • 三十岁的山与海

    今天,我三十岁啦。

    好神奇,20 岁的时候似乎会拥有无尽的时间。回看以下这篇 20 岁时写的文章时,感觉带点稚嫩又有种经济上行的美。

    20s

    那时大二,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不久,认识到一群很好的人,到现在依然能给我带来力量的朋友。就如同第一次打开《集合啦!动物森友会》,进入新手村,开放式地图等着我去探索。

    TED《20岁光阴不再来》说道,‘Thirty is not a new twenty’,30岁不是一个新的20岁。愿增肥10斤,再而风雨兼程,不停息地领略伟大的世界。

    那时是嫌自己太瘦还是怎么的,愿增肥十斤?现在好了,这十年胖了都不止二十斤。

    有些朋友比我先进入 30 岁,他们庆祝的朋友圈也各有风格:

    • 已婚已育的朋友 A:与妻子、女儿的合照,戴着生日帽吹蜡烛。三十岁意味着从自己人生的主角,变成别人生命的守护人。
    • 已婚未育的朋友 B:与妻子和朋友们的合照,在家中宴客,被热闹与欢笑包围。
    • 未婚未育的朋友 C:一张自己的自拍,正值职业生涯的重要拐点,写下对未来的寄望。

    同样的三十岁,在不同的人生轨迹里,有的沉稳如港湾,有的热闹似宴席,有的依然是驶向远方的单人船。

    那我的三十岁呢?可能会被我朋友在他的三十岁博文归纳为 “未婚未育又不发朋友圈庆祝的朋友 F” 吧

    这位朋友 F,此刻正在毛伊岛 Haleakalā 火山山顶,在沙滩椅上坐着等日落。我的伴侣 SY 在我身旁,在云端上感受年度最放松时刻。恰逢手机有网 (AT&T 加鸡腿),还能写下这篇文章。

    三十岁生日选了在夏威夷度过,因为这里可以让人不用思考 “你更喜欢山还是海?” 之类的问题。早上能浮游在沙滩看海龟,下午能翻山越岭云海之上看日落,晚上可以在《白莲花度假村》 喝一杯(梗)。

    在夏威夷的这一周,花了比较多时间在海滩上发呆,思考到底自己和 20 几岁的男大学生有什么不一样。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新陈代谢变慢了,之前怎么吃都不胖,现在就连顿顿八分饱都能瞬间发福。之前买了游乐园年票,快要过期的时候去玩了一天,坐完过山车下来整个人晕晕乎乎,那大概是我最后一次玩这种项目了。另外就是变得谨言慎行(想起《极速拍档》那件 T-Shirt),和刚入职场的 new grad 那种毫无包袱、什么都敢说的状态相比,现在的我就是开不了口让他知道,就是那么几句简单我办不到。

    二十几岁时莽莽撞撞,总在寻找自我认同。偶然听到实验室学长去美国读研,最后进大厂的故事,觉得很励志,于是我也来了美国,走上了一条几乎没有预期管理(有也未必有效)的路。二十到三十的将近十年里,我都在美国度过,从求学到求职,这一路还算顺利。庆幸这些年心理和身体都保持健康,也完成了一些职业发展的目标和人生阶段的推进。

    和二十岁相比,我变得更自由吗?应该是的。但最珍贵的,可能是逐渐淡去了物欲。刚来美国那几年,特别爱刷《北美省钱快报》《Slickdeal》《什么值得买》之类的 App,看到什么都想买,仿佛清单永远填不满。如今,只穿普通 T 恤,一双鞋也能穿上很久。就连 SY 问我想要什么生日礼物,我都一时想不出来。还有就是慢慢能体会梁文道那句 “不保证成功不一定有用,知识是点亮世界的灵光” 的意思了,现在更愿意为一些看似无用的事驻足,而不是事事思考动机和意义。

    前阵子回看《一一》,又多看懂了一点。好喜欢这部电影,仿佛能代入其中每一个角色,用洋洋最后的一段独白结尾吧。

    “我觉得……我也老了”